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

[作業] 資料探勘專題期末心得報告

本學期之上課主要有三大主題:分散式演算法、Rough set以及Petri Net。


跟著老師與同學共同成長,從討論當中所聽到的每一句話,都可能帶給自己無限的啟發。藉由同儕間的報告,老師可以講述或是釐清其中的精華內容,經由老師幾句指點,很多原本感到疑惑的地方,也就慢慢打通任督二脈,逐漸發展一種自發學習的能力,同時也知道碰到問題可以看哪些東西。學習是一種self-help,並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self-help。跟老師共同探索一個問題、一個未知的領域。


當研究的目標選定後,讀書、了解資料、清理資料花掉大部份的時間,老師念茲在茲的提醒大家別忘了保留思考的能力。台大的傅鐘為什麼是21響,原來是傅斯年教授擔任台大校長時曾說:「人一天只有21個小時,另外3個小時是要思考的。」想一想自己看到了什麼?要跳到更高一點的層次去思考。

英文單字Search是尋找,而research是再尋找,不斷的一遍一遍再尋找。論文不嚴謹,之後修改就要花很多時間,從頭改到尾,耗時費力。每一次有構想時都想把他寫好,但是自己為什麼遲遲無法有成功的作品?這個問題我也一再一再地反問自己為什麼?是想太多?想太細?佈局不清楚?實驗結果不夠好?問題無法克服?只想不動手?其實原因我認為有好多,只是每個階段遇到的都不同,現在這個階段困在兩個主因(1)時間不集中;類似老師說的集中12天還是一個月1天的這種問題 (2)生有涯、知無涯;從哪裡開始,也要知道從哪裡放手,不要無限的追下去。知道病因後應該就比較好治療,我會好好治療我自己。

遇到問題時,我總試圖先自己尋找解答,實在是想不出來時,才會去找老師。因為我實在是不偏好一有問題就找老師。雖然有的地方我繞了比較久,但是我相信從中已累積許多經驗與收穫。不怕慢、只怕站(我會試圖跑快一點),我還有很多研究上的盲點與不足,還有賴老師多指點,謝謝老師。

沒有留言: